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西螺--台灣南北交通運輸的樞紐


西螺大橋曾有遠東第一大鐵橋的稱譽,原是台灣南北交通運輸的樞紐,更是西螺人的驕傲。


雲林縣政府為了讓西螺大橋重現風華,規劃朝觀光休閒橋樑轉型,年年舉辦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已成為地方的一大盛事,蘇縣長更在大橋周邊發揮巧思,讓大橋周邊於白天提供更寬廣的遊憩空間;夜晚的大橋則別具浪漫氣氛,轉變中的大橋氛圍已成功吸引人潮,西螺大橋­越夜越美麗,加上延平老街的再造,西螺小鎮正脫胎換骨。(yunlin1 於 2009-10-05 上傳)

[百年民與國]西螺篇]

Amorfire999 於 2011-10-15 上傳



林內鄉--坪頂的茶葉享譽全台


林內鄉是雲林縣僅有三個擁有山區景觀的鄉鎮市之一,一半山坡地一半是平原,這片美麗的山林與田野受到紫斑蝶、八色鳥等綺麗稀有生物的喜愛居住或過境,擁有客家菸樓、濁水電­廠等文化資產,加上地方有志之士在環境保育與社區營造的努力,讓這裡的生態與人文環境更豐富,遊客來到這裡便能走上一趟悠閒自在又充滿知性的旅程。


此外,位在濁水溪畔的林­內鄉,好山好水更是發展優質農業的絕佳環境,台農二號的品牌木瓜,坪頂的茶葉享譽全台,更是縣府「農業首都」政策的重要推展地點。(yunlin1 於 2009-10-05 上傳)

褒忠街柯家老厝的故事

柯家老厝的故事

據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記載,埔姜崙地區於雍正二年(1724)由薄昇燦向彰化縣申請墾照開發,故柯家祖先於1740年間由福建渡海來台時,埔姜崙地區開發已稍具規模。柯家­是由其十八世祖則潤公及其父成業公渡海來台定居,再傳至廿三世孫柯謨公(渡來台第七世)。

柯謨公生於民前廿六年(1886),幼年生活困苦,年少時憑著堅毅不撓、努力不懈­的精神,積極奮鬥開創了多種事業,舉凡南北雜貨、山產五金等。其於十八歲(1903年)經營事業稍有小成時,與其父柯河公合力建造現於中勝路九號之三合院,至柯氏一脈於埔­姜崙地區才稍具規模。

「北港興,土庫定」、「塗褲媽祖蔭外方」



土庫鎮是大虎尾地區歷史最悠久的文化古鎮,順天宮是信仰中心也是小鎮的商圈街所在,俗話說:「北港興,土庫定」、「塗褲媽祖蔭外方」,印證了順天宮媽祖信仰的源遠流長。

隨著­時代變遷,昔日繁華雖已歸於平淡,但是土庫位處快速道路、高速公路交流道附近,以及靠近高鐵站預定地的交通中樞優勢,以及濃郁的人情味和人文氣息,具有樂活城鎮的條件。縣­府透過商街計畫,提振地方經濟,提供綠意生活空間,改善道路交通,協助社區營造就是為了打造土庫成為一個樂活宜居的小鎮。(yunlin1 於 2009-10-01 上傳)

虎尾同心公園 見證百年糖業歷史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10月7日訊】雲林虎尾糖廠對面的同心公園, 已經伴隨當地居民度過百年歲月。1907年日本人委託英國人打造的同心公園,附屬於台糖虎尾廠。多年來,它保留了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石碑,在公園旁鐵道,也見證了虎尾糖業的百年興衰。

雲林虎尾糖廠是全台僅存、還在製糖的工廠,糖廠對面的同心公園,日據時代由英國人建造。這裡是台糖員工下班後聊天休憩的好所在,即使退休了,有人還是天天來報到。

2011勞工金像獎入圍作品_口湖的夕陽




avischannel 於 2011-08-22 上傳 (http://tavis.tw/)

口湖國小24 Style Tai Zi


chu70024 於 2011-04-25 上傳

北港郡--北港拚創藝 兩獅陣合體

2011-10-17自由時報

〔記者陳燦坤/北港報導〕全台灣首見閩、客獅陣合體的開口龍鳳獅,昨日在文化處見證下互換信物,同時在朝天宮前盛大拜廟,中華布家開口獅藝陣協會拿出八十歲的獅鬼上陣,德義堂則上演已失傳多時的雙獅戲球,期待兩大獅結合為台灣陣頭開啟新局面。

虎尾郡--虎尾眷村的舊日時光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荒廢的虎尾眷村,人去樓空的光景,已經讓人開始遺忘,這裡曾有的歷史。但是,曾經在這片土地來來去去的居民,希望保留這片空間,重現過去的故事,豐厚台灣的歷史記憶...


 於 2011-08-15 上傳

斗六郡,轄二街三庄。

斗六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該郡隸屬台南州。

斗六郡役所設於斗六街。斗六郡管轄斗六街《今斗六市、林內鄉》、斗南街、古坑庄、大埤庄、莿桐庄。轄域即今雲林縣斗六市、斗南鎮、林內鄉、古坑鄉、大埤鄉、莿桐鄉等地。


1945年3月重慶國民政府通過之台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中,計畫將斗六郡與台中州的竹山郡、新高郡合併為斗六縣,為該地方政制的30個縣之一。

虎尾郡,轄三街三庄。

虎尾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該郡隸屬台南州。

虎尾郡役所設於虎尾街,所址為舊虎尾分局,現為雲林布袋戲館。虎尾郡管轄虎尾街、西螺街、土庫街《今土庫鎮、褒忠鄉》、二崙庄、崙背庄《今崙背鄉、麥寮鄉》、海口庄《今台西鄉、東勢鄉》。轄域即今雲林縣虎尾鎮、西螺鎮、土庫鎮、褒忠鄉、二崙鄉、崙背鄉、麥寮鄉、台西鄉、東勢鄉等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9%8E%E5%B0%BE%E9%83%A1

五分小火車運甘蔗 虎尾糖廠老字號


20120103-公視中晝新聞 

北港郡,轄一街四庄。

北港郡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隸屬台南州,郡役所設於北港街


北港郡管轄北港街、元長庄四湖庄口湖庄水林庄。轄域即今雲林縣北港鎮元長鄉四湖鄉口湖鄉水林鄉等地。

南北鎖鑰、台灣極西

雲林縣位於台灣中部,西邊濱臨台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南邊以北港溪與嘉義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

雲林縣大部分地區位處台灣西部的北嘉南平原上,特產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縣內靠近山區的古坑鄉則全力發展咖啡產業,成為現在雲林縣熱門的商品之一。

今雲林縣境在日治時期以糖業興盛,昔日各鄉鎮俱有糖業鐵路相連。但戰後迄今開發有限,在台灣西部各縣市中經濟程度較為落後,人口離鄉比例亦為諸縣市中第一。

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八月奉准正式建立臺灣省,當時新任台灣巡撫 劉銘傳會同閩浙總督楊昌濬合奏的《臺灣郡縣添改撤裁摺》疏曰:

陳芬蘭 -《孤女的願望》

陳芬蘭 -《孤女的願望》

maidilei 於 2009-01-19 上傳


原錄於1958年出版的亞洲唱片,陳芬蘭原唱,改編自昭和33年日語歌曲《花笠道中》。
這首《孤女的願望》也是1960年陳芬蘭主演的臺灣電影《孤女的願望》插曲。

葉啟田-《舊皮箱的流浪兒》

葉啟田-舊皮箱的流浪兒


s94043 於 2010-03-09 上傳

方瑞娥 -《最後的火車站》

方瑞娥 -《最後的火車站》


maidilei 於 2008-10-13 上傳
方瑞娥 -《最後的火車站》,原錄於1968年出版的【 最後的火車站 】。與華語歌曲《最後的夜快車》同一曲調,改編自1955年日語歌曲《終着駅に灯がともる》。

1895-1945.日治時期的台灣紀錄片段

1895-1945.日治時期的台灣紀錄片段

臺灣人心理有國家,但現實條件臺灣還不構成一個國家的四要素,這是現實面。


事實上,中華民國在1912已經主權獨立時的領土,並不包括台灣,並明訂於憲法之中,因為此時,台灣仍屬於日本國領土,但1945年,日本戰敗,有2/3的臺灣人被迫成為中華民國籍。

從空中看到的Formosa

福爾摩沙-空中散步

臺灣經過漫長的六千年的原始社會,是南島語族原住民的家鄉,到西元1600年以後,也就是十七世紀,突然產生急遽的、本質的改變。

所謂本質的改變是「臺灣」這個概念超出原住民,含有更多別的成分,甚至反客為主,成為今日我們印象中的「臺灣」。這才是我們所要講的臺灣的誕生。


十七世紀的多次劇變,首先是在1624年因為荷蘭人的入侵,原始社會的臺灣被拉入世界體系。第二次大改變是38年後,1661~1662年因為鄭成功驅逐荷蘭人,臺灣成為­漢人統治的海上獨立國家。最後在1683年,滿清征服明鄭,臺灣遂被納入將近兩千年的帝國體制,成為中國的邊陲,直到1895年割給日本做殖民地。

齊柏林台灣空拍家園

空中攝影師齊柏林 用鏡頭守護台灣

TEDx Taipei--齊柏林『從空中看台灣 』

註:TED 是一個跨界的智庫,是一個對話的平台,更是實現 ideas 的舞台。TED 分別代表的是科技(Technology)、娛樂(Entertainment)、設計(Design),是一年一度的創新盛會。


1984 年由 Richard Wurman 在加州創立,原本只是一群朋友間的腦力大激盪,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他們有些是建築師、科學家、教育家、詩人、劇作家、創業家、設計師等等。他們對未來充滿熱情,又有一些叛逆,聚在一起討論最新最酷的點子,和如何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懷抱大地深情~ eyeTaiwan啦!

《從空中看台灣》是生活在台灣的你我共同譜寫出的史詩,無論它是好是壞,我們都不能否定自己參與了創作的過程。我卑微地希望您不吝惜在生活中做一些舉手之勞,讓這塊土地變得更加美好。

雲林人物誌--吳濟華-官警名籍60年

北港官警名籍 紀錄60年人事資料

2010-12-24公視中晝新聞


北港警察分局、金湖派出所的警察簽名簿,一用就是一甲子、六十年。從民國39年第一批警察簽到現在。當初時一個­月薪水只有65元至85元,現在簽到民國99年三月,一甲子的人事變動,都在這本黃黃舊舊的簿子裡,這簿子也變作派出所的鎮所之寶。

雲林人物誌--楊欽堯-二二八新書

  • 《風起雲湧二二八─雲林記事》新書發表 作者驚覺 祖父為罹難者收屍

  • 2012-02-25 01:05
  •  
  • 中國時報
  •  
  • 【周麗蘭/雲林報導】
二二八事件今年六十五周年紀念,雲林縣府文化處昨發表北港鎮民、中興大學歷史博士班研究生楊欽堯田野調查撰寫的《風起雲湧二二八─雲林記事》一書,以此書撫慰二二八家屬的傷痛。


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的楊欽堯,對於二二八學術廣泛涉獵,舉凡檔案、口述歷史、回憶錄都看,未料在《嘉雲平野二二八》一書讀到祖父楊溪為二二八罹難者收屍的敘述,驚覺自己與二二八事件無法切割的巧合。

樹苓湖風物--古地圖

昭和12年台灣全島鳥瞰圖

這是一組四張組成全台鳥瞰地圖的彩色明信片由剝落的圖面中依稀可以看出出版年代是日昭和12年6月25日由吉田初三郎繪畫執筆。(彭進源先生收藏)



下湖口之謎--第二章

2-1--水難的印記-牽水狀(摘錄)

每年農曆六月初八是鄰村新港庄蚶仔寮等村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牽水(車藏)」(或稱牽水狀)祭典旅外村民幾乎都會回鄉參加因為這個因緣我才有機會應同學之邀,大吃流水席只是當時包括我及其他同學在內,很多人都不曉得這個祭典是怎麼來的
30多年後,因為這個祭典,才讓我開始進行一段鄉史的探索之旅,但也讓我想起,30年前的大學聯考,我因為中國歷史得到高分,才有機會進入大學讀書,沒想到,30年後,卻發現歷史其實是不及格的,非得再重修不可,想來真是悲哀。


 水難的印記
台灣地區因緯度、季風、地形以及洋流等地理環境因素之作用,氣候的特徵是高溫、多雨以及強風。天然災害一直不斷,特別是西部沿海的雲林縣,經常造成重大傷害清朝道光25年﹙1845年﹚六月初旬,仍是嘉義縣轄,現為雲林縣口湖地區,曾經遭遇了台灣開拓史上最重大的暴風雨災害,颶風侵襲,大雨連霄,造成嚴重的風災水患,淹斃居民達三千人之多。

海口戀情網--麥寮鄉

麥寮鄉特色介紹


雲林區漁會漁特產品休閒漁業推廣影片 漁塭、水車,風車是台十七號公路的沿海美景,漁港、膠筏、蚵殼是雲林濱海間的漁村風情,烏魚子、蚵仔及蛤仔是想要嚐鮮的您不能錯過的最佳選擇。(dhy1963 於 2010-06-04 上傳)

海口戀情網--台西鄉

台西鄉特色介紹


雲林區漁會漁特產品休閒漁業推廣影片 漁塭、水車,風車是台十七號公路的沿海美景,漁港、膠筏、蚵殼是雲林濱海間的漁村風情,烏魚子、蚵仔及蛤仔是想要嚐鮮的您不能錯過的最佳選擇。(dhy1963 於 2010-06-04 上傳)

下湖口之謎--第一章

1-1--從「風頭」,到「風頭水尾」(摘錄)


這段歷史,不是從我們的教科書知道的,也不是老師教我們的,它讓我重新認識了臺灣,認識了家鄉。


就讀國中時期,每年農曆六月初七及初八,同學都會邀請參加他們村庄一年一度的大拜拜,當時並不知為何會有這個拜拜,吃完一家又一家的流水席,接著就騎了腳踏車,經過約三公里,兩旁都是魚塭的道路返家。

下湖口之謎--楔子

楔子--古《樹苓湖》灣:「下湖地區」的崛起與沒落(摘錄)

「每當有人問我來自何方時,我都會告訴他,來自中南部的北港。其實,我不是北港人,我是北港近郊,一個偏僻的口湖後厝村人。」

這是國中一年級導師鄭豐喜,在他的遺著《汪洋中的破船》(後來被改名為《汪洋中的一條船》,開宗首頁第一段「我的家世」中的自述。

海口戀情網--四湖鄉

四湖鄉特色介紹


雲林區漁會漁特產品休閒漁業推廣影片 漁塭、水車,風車是台十七號公路的沿海美景,漁港、膠筏、蚵殼是雲林濱海間的漁村風情,烏魚子、蚵仔及蛤仔是想要嚐鮮的您不能錯過的最佳選擇。(dhy1963 於 2010-06-04 上傳)

海口戀情網--口湖鄉

口湖鄉特色介紹


雲林區漁會漁特產品休閒漁業推廣影片 漁塭、水車,風車是台十七號公路的沿海美景,漁港、膠筏、蚵殼是雲林濱海間的漁村風情,烏魚子、蚵仔及蛤仔是想要嚐鮮的您不能錯過的最佳選擇。(dhy1963 於 2010-06-04 上傳)

口湖成龍溼地 環境藝術推廣保育

2012-05-05-公視中晝新聞


雲林成龍溼地 環境藝術進駐新生機

2011-04-28 公視晚間新聞


來看一塊命運同樣曲折的濕地,是位在雲林口湖的成龍溼地,這裡原本是農田,但是因為地層下陷加上風災侵襲,積水排不出去,意外變成一塊生態豐富的溼地。但是當地村民抱怨,大¬量候鳥飛來這裡棲息,把他們養殖的石斑和鰻苗,都快吃光了.為了讓村民生計與生態之間找到平衡點,農委會跟民間基金會合作,連續兩年舉辦""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一起來看看,到底帶來什麼新生機。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史上第一次!雲林藝術彩繪的稻田


縣長蘇治芬近來除了打造雲林縣的農業發展外,更為了要形塑農業首都,將2011年訂為2013農博在雲林的前置期,特別以花海呈現新的地貌影觀。不僅利用波斯菊、向日葵、油菜花等去呈現雲林農田與農地之美麗,更利用大面積的種植,以數大便是美的景觀表現。蘇縣長更表示每當水稻結穗,稻穗隨風搖曳,田區呈現黃澄澄的景象,一片美景呈現眼前。  

斗六往莿桐方向設藝術彩繪稻田

為了充份利用雲林縣的稻田,農業處提出建議可以將稻田加以彩繪,作為觀光休閒景點,為加強宣導本縣安全農業,以及本縣將於2013年舉辦全國農業博覽會,故設置的圖騰以此理念設計稻田彩繪。蘇治芬強調這是縣府與農會的結合,共同在稻田上創造新景觀,讓稻田除了具有生產的功能外,亦具有觀賞的價值。蘇治芬說明現在插秧期間,特別去塑形呈現「農業首都」、「吃安全、找雲林」及「2013農博在雲林」,未來結穗後,在5、6月份將會呈現雲林史上第一次的稻田彩繪。

種蕃茄種出200萬年收入


雲林縣政府自推行農業首都的政策以來,大力協助農業生產,建構安全農業之時,更於短時間內補助農民朋友建立大量的溫網室,總計近三年來共146公頃,造成了超過近千戶的農業新從業人口,更創造了許多的百萬富翁。而這批菁英農民更是散布雲林縣各個鄉鎮市,除了埋頭苦幹之外,亦加強溫網室的栽培管理,造就了近三年的每年超過百萬的年收入。

縣長蘇治芬與吳姓父子在百萬的蕃茄溫室中合照

北港好收合作農場主席許清淵表示在2009年縣政府補助的農民朋友,在其農場有位以前是兄弟人士更是俗稱的黑道弟兄,在議員林哲淩的協助之下,更是積極從事農業,在農場申請了近二年的溫室補助,終於在2009年申請到縣政府的補助,而建立的溫室就由他及太太共同從事生產,沒想到以前的雙手是打天下的,現在竟然是打造溫室高品質小黃瓜的生產雙手,所生產的小黃瓜品質,還超過教導他的前輩,創造出高收益;不僅讓生活穩定了,不再有暴戾之氣外,亦為社會增添了祥和之自然之氣。


雲林再度蟬聯烏魚子優質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為提升烏魚子產品品質,促進產業競爭力,並提供消費者最優良水產品,藉以宣導各地區烏魚產品特色與價值,建立烏魚子產品品牌之形象地位,舉辦「2010臺灣十大優質烏魚子競賽」,雲林6位農民及廠商所生產烏魚子再度入選全國10大優質烏魚子殊榮,更奠定雲林是烏魚子故鄉盛名,讓雲林漁業在全國發光發亮。 



能源循環再利用 雲林農業展光華


雲林縣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結合熱泵冷熱供應系統(heat pump)的溫室,座落於崁腳設施園藝生產專區,應用熱泵冷熱供應系統將廢熱回收再利用於控管溫室,與時下最夯的環保能源議題相結合。未來縣府更計劃與台塑合作推動並擴大作廢氣廢熱回收再利用,帶領雲林進入低碳農業世代。  

雲林縣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結合熱泵冷熱供應系統(heat pump)的溫室


全國農業機械暨資材展 10/16.17.18日亮麗登場


2010全國農業機械暨資材展

活動日期:99年10月16、17、18日 活動時間:16日08:30~20:00 17日08:30~18:00 18日08:30~15:00
活動地點:虎尾高鐵特定區之行政專區草地、學府路、學府西路及其周邊道路(台大醫院虎尾院區旁)

化農點金 共創新機 宣傳海報

農民大學開辦 為農業注入新活力

雲林縣農民大學揭牌儀式,31日上午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紅樓一樓盛大舉行,在副縣長林源泉、農業處長呂政璋及虎科大校長林振德等人共同揭牌後,象徵農業首都對台灣農業發展開創新的歷史,也提供雲林農民專屬進修管道,為農業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創全國之先的農民大學,自即日起至100年12月31日止在虎尾科技大學開辦,提供農民朋友完整學習農業相關知識的培訓平台,透過學習、研討、論壇與實務操作掌握農業脈動,提升雲林農民專業能力。  

副縣長林源泉、農業處長呂政璋及虎科大校長林振德等人為農民大學揭牌

台灣海岸十年

 

公視我們的島─台灣海岸十年

1998年,我們的島開播,當時許多海岸開發案,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於是我們的島推出再見海洋系列報導,首次透過影像,完整呈現台灣海岸的環境問題。這十年,在無數次的潮­起潮落之間,台灣的海岸又產生了哪些改變呢?重返我們的島,希望回顧歷史,找出海岸的未來。(pts 於 2009-04-16 上傳 )

公視我們的島 ─漂流之島


上傳 冬天,一個不太適合出海的季節,我們卻刻意選擇這個時候前往外傘頂洲。再次拜訪外傘頂洲,除了想紀錄這片沙洲的變遷,也想親身感受東北季風的狂野,體會漁民在沙洲上真正的­生活樣貌。(pts 於 2009-04-17 )

公視我們的島 ─ 漂移的國土


雲林嘉義外海有一座逐漸縮小的沙洲,它的名字叫做外傘頂洲。高雄縣南邊有一片用消波塊與鈔票堆砌出來的海岸,它的綽號叫做黃金海岸。台灣各地有許多往大海延伸的新生地,它­的口號叫做人定勝天。就當我們企圖創造出新國土的同時,舊有的「沙埔地」,正逐漸的漂移與流失。(pts 於 2009-04-14 上傳)

2010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


chiuhua0926 於 2010-04-26 上傳

雲林成龍濕地變身 藝術展示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是一個地層下陷嚴重的區域,村落有將90多公頃的溼地已經6年多無法耕種,來自美國等4國的藝術家以環境藝術為主軸,利用當地材料,在居民的協助下,成­功把成龍溼地變成國內最大的溼地藝術區。(ftvn53 於 2010-04-24 上傳)

環團想保留濕地 居民盼爭回農地

2010-11-22公視晚間新聞


二十多年前的颱風暴洪,淹沒私人農田後,形成雲林縣口湖鄉的成龍溼地,現今成為一塊生態豐富的美麗溼地。幾十年­來,地方居民為了土地權益,不斷要求政府出面解決,但是生態保育人士卻希望能保留溼地生態,為台灣留下生物棲地。在去年,觀樹教育基金會來到溼地,希望以長期細膩的作法,­尋求環境共生的契機,在這個偏遠的濱海地區,打造一個溼地重生的願景。

成龍溼地裝置藝術 喚醒環保關注


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因養殖業長期抽取地下水,導致嚴重地層下陷。其中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因民國七十五年的韋恩颱風,造成當地海水倒灌,積水不退至今成為一塊溼地,最近要­透過來自國外的藝術家,利用當地的素材和地方志工、學生,共同完成五件裝置藝術,除了要推廣環境保護外,也要設法改善地層下陷的問題。

公視獨立特派員-「前進六輕」


公視獨立特派員-失控的工安


一年燒七次,六輕到底怎麼了? 行政院的要求下,十七年來每年為台塑賺進上兆元的六輕,終於陸續停工了,進行徹底的檢修。

外界霧裡看花,提出一連串質疑:六輕爆炸、大火、污染為何沒完沒了?王永慶不是被­稱為經營之神嗎?台塑的管理到底出了甚麼問題?獨立特派員深入麥寮,找到了六輕的承包商,告訴你外界所不知道的真相。(news50402 於 2011-08-2)4 上傳)

台塑六輕!3年來燒5次 鄉民圍廠抗議

TVBS 於 2011-05-13 上傳

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


影片說明: 16世紀,葡萄牙水手,在中西太平洋眺望一座林木蒼鬱的島嶼,驚呼 Ilha Formosa,這座美麗島嶼,逐漸吸引西方世界的目光。

四百多年之後,福爾摩沙島上成立了一家以福爾摩沙為名的跨國企業集團,它的經營規模與影響力,超越島上任何一家企業,就像一座獨立的王國。

王永慶.陳定南辯六輕 華視再度重現

 

王永慶被稱為經營之神,不過為了宜蘭設置六輕卻遭到當時的宜蘭縣長陳定南百般阻撓。 (TBSCTS 於 2008-10-17 上傳)

民視異言堂 煙囪下的嗚咽 P1-P2


被封為「經營之神」的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和已故的宜蘭縣長陳定南,曾在1987年有一場重要的電視辯論。針對石化廠能不能在宜蘭設立,當時王永慶表示,六輕是"零污染"的­產業。

二十年後,當民視異言堂的採訪小組,走在六輕的所在地--雲林麥寮以及台西鄉時,赫然發現,居民罹患癌症,在當地時有所聞,甚至傳出一條街,短短三百公尺內,就有十個人死­於癌症的說法。

公視我們的島 ─ 火燒台塑王國


黑夜裡的這把火,即使站在台塑廠區外,都讓人驚心動魄,連遠在幾十公里外的古坑山區,都能看到熊熊烈火。  

公視我們的島─六輕誰能管


2011年7月26日,惡火點亮六輕夜空,台塑再度發生工安意外,這次火災離去年7月25日大火,剛好屆滿週年,憤怒的麥寮居民拿蛋糕砸向台塑管理大樓,反諷這是工安事故­週年慶。隔了三天,火神再度降臨,六輕廠區又見火光。一年燒七次,麥寮人大聲質問,他們的生命安全,誰來保障?(pts 於 2011-12-13 上傳 )

公視我們的島─與六輕為鄰


去年7月,台塑六輕煉油廠發生大火,居民徘徊在逃離家園,或是到六輕抗議的矛盾心情。今年5月,烈燄再度照亮黑夜,六輕又發生大火,民眾再度聚集在大門口。垂直整合上中下­游產業鏈的台塑六輕,是一個超級石化園區,產能在世界名列前茅,但在環保工安,能否做到讓在地居民免於恐懼?(pts 於 2011-08-03 上傳)

公視我們的島─成龍濕地的美麗容顏


藝術行動開始,以藝術作品為濕地裝扮,讓世人驚豔濕地之美。在雲林成龍濕地,長期的社區行動進行著,期待保留國土最美的容顏。(pts 於 2011-08-03 上傳)

消失的「綠色隧道」


老照片的故事/口湖庄

這條綠色隧道,是小時候往田裡必經的所謂牛車路,每年甘蔗收成季節,一排一排牛車,會從前方載運甘蔗過來,我們很多小朋友,會在中途攔截偷拔,農民則常拿著牛鞭追著我們跑。

可惜,隨著時代的演變,道路擴寬,樹也砍掉了,這條綠色隧道,早已變成兩線道柏油農路。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樹苓湖」 領略風騷200年

消失的華武壟領地 古笨港外港下湖口

嘉南平原是台灣最大的平原,也是台灣農業重鎮,平原之西,就是所謂的黑水溝,在大航海時代,笨港口一帶就已成為冒險家的逐鹿之地,也因為距離中國最近,從荷蘭、明鄭、清治至日治以來,一直是台灣重要的移民中站之一,移民透過這裡大大小小的港口,找尋新天地,同時也與這裡的先住民,碰撞出血淚交織的族群故事。

Add caption
這個區域,最早是荷治時代Favorlang人的活動領域,Favorlang人是居住於笨港河以北,至濁水溪流域一帶的平埔原住民,而以虎尾溪流域為主要生活圈。

台灣全島鳥瞰圖(日治昭和12年6月25日由吉田初三郎繪畫執筆,一組四張彩色明信片)


在Favorlang消失之後,這裡曾經是清康熙的台灣七大港口「臺仔挖」港,以及雍正時期的平埔族「臺仔社」併存演進,迄清帝國末期的「下湖街」,事實上均是環繞在後來出現的「樹苓湖」內海周遭,「樹苓湖」位於笨港溪(今北港溪前身)與其支流牛挑灣溪下游北岸,已經消失超過百年,約為今日台西、四湖及口湖沿海一帶以及水林一部份,也就是清乾隆時期建立的「尖山堡」範圍。

根據道光20年﹙1840年﹚,姚瑩在《臺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所記載:
樹苓湖:嘉義縣西北六十里海口有樹苓湖,又名象鼻湖,北距五條港二十八里,南距笨港之猴樹港十五里,外有沙汕二道,若斷若續,內匯為湖,上下三十餘里, 俗以五條港為上湖,樹苓湖為下湖。

這個地區,含蓋目前台西鄉五條港(即上湖),以及口湖鄉的「下湖口港」(下湖),它在北港開發史上,甚至是臺灣開發史中,都應具有一定地位,但是「下湖」及「下湖港」,不但在西部臺灣的開發歷史被忽略,「下湖」與「下湖港」這兩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地名,甚至已在地方行政區命名或地理名詞中,完全消失,令人遺憾、噓唏。

「樹苓湖」也是台灣島極西位置,也就是所謂的風頭水尾,嘉南大圳水路,迤邐蔓延,但卻斷斷續續,現在也是台灣各縣市最大的移民輸出地區,離鄉背景的居民,就像西海岸的潮水,潮來潮去,他們的歷史與故事,卻也是最微弱的一群人,不管是離鄉的流浪兒,或是據守荒蕪田園的老農老婦,就像已被遺忘的古亭笨。

Favorlang人會以一種叫「adam」的小鳥叫聲,來占卜未來的命運,現在adam占卜似已難聞,Favorlang人也因漢化,而消失在台灣社會。西海岸的「海口腔」,雖然是台語所謂的第八音,但它卻比原住民語言消失的更快,因為移民的關係,西海岸的子民,幾乎都已忘了母語的親切性,而逐漸成為台北國語的俘擄。

已沒落、消失的樹苓湖,事實上遺址還保留著,即現今蚶仔寮灣善爺廟西方公有漁塭,說漁塭並不確實,因為魚塭沒有那麼大的,他本來就是風光一時的「下湖港」舊址,期盼有一天,地方人士和首地方長,能像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一樣的眼光,讓下湖港重生。

麻豆港的消失與重生


  • 中國時報(
  • 2011-11-13)
  • 【江慧真/調查採訪】


  • 「一六二九年,荷蘭士兵從台灣西南的倒風內海殺入內陸,一路追捕中國強盜,最後精疲力盡,微醺攤臥在麻豆港河口。麻豆社的戰士,熱心扛起了他們眼中的『紅毛怪』,佯裝協助渡溪,一到了河中,卻突然齊力放手,兩旁樹林瞬間射出百支弓箭長矛,六十二名荷蘭士兵當場慘死河中。」提著紅毛怪頭顱,戰士激昂榮耀回部落,但沒人料到,一場史無前例的殖民鎮壓,正悄悄醞釀中……(記載於《熱蘭遮城日誌》)

           港口變內陸 麻豆社事件當見證
     這個場景,是台灣史在十七世紀最關鍵的「麻豆社事件」,也是導演魏德聖未來籌製新片「台灣三部曲」的劇本濫觴。然而,四百年後,滄海桑田、物換星移,內海成了潟湖,溼地變了鹽田,港口也化身為內陸。


    看不見海的「麻豆港」,在後代子孫眼中成了不可能的傳奇。文史工作者梁茂榮、許清保兩位老師回想小時候,「咱在地人根本沒人會相信,明明離海還有好幾里遠,麻豆怎麼可能是海港?!」
    揮不去的謎團,讓文史工作者展開了土地和歷史的尋根運動,過程中,又意外和科學的考古挖掘,產生了美麗的「交會」。
    「一九九二年,政府蓋八十四號東西向快速道路,環評要我去考古,怎知道這一挖,竟挖出海層貝塚,發現了西寮遺址!原來,這地方以前全部都是海……」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回憶。
         水崛頭湧泉 吉穴被封繁華沒落
     兩年後,愛鄉文教基金會舉辦「鯤瀛文史研習營」,邀請劉益昌去上課,「當時的立委蘇煥智拉我去看一塊橋石碑,問我為什麼這裡有鄭成功的記錄,我講不出答案,只好放在心上,這一擱又過了好幾年……」劉益昌說。
    麻豆港所在地水崛頭,是一個百年不斷的活水湧泉,水源頭矗立著兩大塊混著牡蠣灰沙的三合土。每次經過這裡,望著眼前長達八公尺的結構物,劉益昌總懷疑,這裡絕對有「玄機」,「有人說它是墳墓,但我們的民族性怎可能把人埋在水裡?有人說它是灞頭(水利設施),但地勢低的地方如何引水過來?最可能的就是港口。」
     一個多世紀以來,麻豆鎮始終盛傳,南勢里水崛頭將出「帝王」。傳說清朝乾隆年間,唐山來了一位地理師,發現水崛頭旁的湧泉有帝王之兆,因此上奏清廷,清帝大怒,假借蓋橋名義,派堪輿師來,拿磨甘蔗製糖的大石車,掐住「龍喉」要害。果不其然,水崛頭「吉穴」被封,麻豆從此水災頻傳,從繁華轉沒落。
         港內還有港 地下挖出更老碼頭
     「只要讓我解剖,我就可以有答案!」二○○三年,從立委變成縣長的蘇煥智終於有了經費,委託中研院劉益昌考古團隊放膽開挖。果然,從三合土處往下挖,古碼頭港埠設施漸漸出土,更大的驚喜是,不但陸上遺跡證明了麻豆港的存在,甚至在地層底下又挖掘出一個年代更古老的舊碼頭,成了「港內有港」的罕例。二○○八年初,麻豆港遺址全部考古出土完畢:古港碼頭、水道、迴船池、港埠、水井、青銅器、青花瓷、竹簍、官馬遺骸和貝塚等遺跡通通重現。
    麻豆港嗄然重生,不但還原了三百多年前的歷史風貌,見證了荷蘭治理時代的海上繁華和走私貿易,更解構了「以漢制番」的那段殖民血淚史。
    麻豆港因倒風內海的淤積陸化而消失,卻因考古挖掘而得以重生。「真實的遺跡,佐證了史料,台灣四百年來的歷史,因此有了意義!」劉益昌說。
    站在三百多年前的麻豆古港上,遙望流水潺潺的航道,畫面立刻貫穿古今,回到荷蘭人占領倒風內海的歷史情境。劉益昌感性的說,你好像看到了當代貿易的海上風華,體悟了帝國侵入島嶼的生活改變,從那一刻起,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文化,以精耕為主流的農業經濟從此展開,「誰說台灣沒有史詩般的大河劇?」

    「雲林」

    西螺道之驛電子商務中心 正式營運


    由雲林縣府主導,網羅在地特色農產的線上訂購平台-雲林西螺道之驛電子商務中心,2010年9月16日正式營運。縣長蘇治芬表示,網站出售的所有商品,雲林縣政府將固定提撥5%作為捐贈弱勢團體基金之用;雲林西螺道之驛電子商務中心將以多元化的服務,創造農業發展的大未來。



     西螺道之驛電子商務中心正式營運

    SHOWGIRL展示網址

    蘇縣長認為,打造「農業首都」新形象,讓品質優良的雲林縣農特產品快速行銷全台,網路將成為重要的媒介,更是全國民眾重新認識雲林的最佳管道,未來全國民眾都可透過西螺道之驛電子商務中心平台(http://www.apod.com.tw),選購到雲林最優質最新鮮的農特產品。


    雲林西螺道之驛電子商務中心,除了整合縣內農特產品資訊外,更提供了線上採購機制。透過網路無遠弗界以及24小時都不打烊的特性,民眾隨時都可以上網訂購,再配合統一的物流系統,讓雲林的農特產品行銷全台。多元的農產項目,再加上吃果籽鮮芒果布丁、台灣好醬、月子油、純釀珍饌、喜笑花生、黃金牧草鵝、柚子酥、鄉珍香黑豬及文旦、蜂蜜等十大伴手禮,一方面透過網路提供便利的訂購服務,另一方面也帶動地方發展。

    道之驛縣長頒獎10位幸運中獎民眾,獲得雲林百寶箱

    蘇縣長強調,農業並不是老年、沒落的產業,透過網路無遠弗界的多元行銷,老產業都會有新希望,而西螺道之驛電子商務中心將會第一步,更是未來發展最關鍵的基石。

    補水防陸沈 每年補注地下水1.5億噸

    2011-10-27自由時報

    環境復育 四河局預計9年後達目標者

    (詹士弘/雲林報導)雲彰地區因超抽地下水,部分地區每年地層下陷速率已超過六公分,第四河川局在濁水溪推動河槽簡易設施、高灘地補注計畫,加上今年起在雲林地區將陸續設置的九座滯洪設施,預年未來每年可補注地下水一點五億噸,減少地層下陷的面積與速度。

    設土堤、9座滯洪設施

    第四河川局長姚嘉耀昨日在西螺指出,加強地下水補注,有效改善地層下陷,是河川局重要工作目標,第四河川局積極推動地下水環境復育工作,預計民國一○九年,可補注地下水一點五億噸。

    口湖鄉牽水狀祭典 緬懷水難先人

    雲林口湖牽水狀 祭祀先民亡魂


    20110708-公視中晝新聞(PNNPTS 於 2011-07-07 上傳)

    台南市東嶽殿一有類似法事--打城。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