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方面描寫他成長的下湖口沒落史,一方面描寫雲林下湖口居民移居到山林開發的成功過程,使得整篇報導充滿傳奇與浪漫,是相當精采的報導文學作品。
(https://tw.mobi.yahoo.com/news/⋯⋯)
阿嬤的兩擔檜木屑(系列一)
2007年,全家人討論暑假要去哪裡度假,經過一陣子七嘴八舌,決議要前往當時正夯的清境農場。根據旅遊動線,一家人從集集火車站附近景點遊玩,再轉往水里鎮上,接著前往集集線小火車終點站:「車埕站」,這是我第一次走在水里街上,漫步街上,我想起了阿嬤的故事。
在2007年之前,水里鎮通常只是路過,從來沒有在街上閒逛,不過,水里卻是我自小學懂事以來,一個耳熟能詳的地方,大約在1970年代前後,因為阿嬤曾經在水里工作過一段很長日子。
當時,我們全家剛從嘉義市「逃回」雲林海口,說「逃」,一點都不為過。
嘉義火車站鐵道藝術村的磅場,以前俗稱【北港車頭】 ,是沿海北港糖鐵嘉義線(嘉北線+烏麻園線)的終點站。 (呂東熹攝影) |
戰後初期,原本在海口生活的父母親,靠著阿公留下的幾分田地,加上阿爸是日本公學校第一名畢業,畢業後兩個月,國籍替換,幸好他曾讀過私塾,熟習日文,也會中文,因此幫藥廠做起寄藥包生意,算是勉強可以糊口。有一年,因為土地稅金問題,阿嬤種植的土地被代書騙走過戶,藥包生意,又遭遇暴雨水災而全數泡湯,損失不算很大,但已無餘力再進貨,為了生活,阿爸決定搬到嘉義市找機會。
二戰期間,遭受戰火爆擊蹂躪的台灣,戰後亟待復原的各地城鎮,需要大量的木材重建家園,戰前已開發的嘉義阿里山林場,吸引一批又一批農漁村青壯年,前來討生活,同時,也讓嘉義市區恢復戰前的活絡與熱鬧。
阿爸因為只會拿筆為文,在海口很難謀生,一家五口於是搭乘糖廠五分車到北港車站,再轉到嘉義後驛,當地人通稱的「北港車頭」討生活,「北港車頭」因為是北港小火車終點站而得名。
已拆除的北港火車站(上圖),下圖左側,是開往水林、口湖的月台, 右側車頭,是載運甘蔗的車頭。(圖片來源:台糖文物館) |
早在二戰之前,這裡已陸陸續續聚集許多海口來的鄉親,彼此有得照料,所以親朋接踵而來。在親戚紹介下,五口租住木板搭蓋的四坪房子,只有一張床,沒有廚房,只能在屋外露天蓋小灶。日子是辛苦的,阿母打零工,殺鴨、殺鵝,或當搬運工;不到十歲的大姊、二姊撿廢鐵販賣;阿爸依然維持讀書人的矜持,加入詩社吟詠,投稿維生,或幫人算命、批流年,過年過節則寫春聯販賣。朋友數次推薦他進入公部門或官股銀行,他卻堅持不入,引來妻子抱怨、不解與不滿。
歲月匆匆,生活越來越不如意,衝突時起,漸漸地,阿爸乃墬入酒精的迷幻之中,自我摧殘,酒後吟詠諷世,也無法工作,阿母見生活越來越困頓,有一餐沒一餐,越想越不是辦法。
某天,阿母趁阿爸外出訪友,緊急叫回在外撿廢鐵的大姊,以及上小學的二姊,沒上學的三姊,到嘉義才出生的我及小妹,打包家當,跟鄰居商借一輛三輪車,載著全部家當到嘉義後驛,全家未買票即進站上車,火車出發前,鄰居阿妙衝進月台,從車窗外丟了五十元給阿母,除了阿爸之外,全家就這樣,搭乘嘉義往北港的小火車,再換乘烏麻園線小火車,從北港轉車回烏麻園(口湖舊稱),回到只剩土地、建物已倒塌的老家。
阿母在北港站補票,連同北港到烏麻園站,共花了三十元,剩下的二十元當生活費,暫住鄰居竹編草屋,隔了一段時間,阿爸也回來了。
早年,由北港開往嘉義後站(北港車頭)的北港糖鐵。 (圖片來源:台糖文物館) |
住在嘉義這段日子,阿嬤前往台北幫傭,但從未拿錢回家資助,後來得知,原來是照顧一度收養的童養媳,這位無緣童養媳的父母,因為後來反悔帶回家,豈料,回家一段時間卻罹病無法起居,收養期間,阿嬤很疼愛,聞訊前養女罹病,乃離開幫傭家庭,主動前往照顧了幾年,直到過世為止,因此,無法協助兒媳經濟。
從台北城回到鄉下的阿嬤,因為鄉親的推薦,前往南投水里幫林場工人煮飯、洗衣。每年的過年、過節,阿嬤都會從水里挑著兩擔(用飼料裝的)飄著香氣的碎木屑回家,直到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那是林場伐木後的檜木削,檜木很香,油性很高,可作為爐灶起火之用。(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