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雲林空汙全台最嚴重 25日反空汙大遊行



台灣大學調查,去年全台六千多人因為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死亡,而台灣空汙最嚴重的縣市是雲林縣。對此雲林縣長李進勇說,為了改善空汙問題,雲林制訂禁燒生煤石油焦自治條例,卻被環保署宣告無效,他呼籲雲林人能夠踴躍參與12月26號反空汙大遊行,讓中央重視這個問題。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斗六繪本圖書館開館 彷彿進入童話世界



雲林縣斗六市繪本圖書館,是全台首座以兒童繪本為主題的圖書館,外觀採用彩色城堡造型,獲得建築金質獎,許多小朋友都喜愛來到這個夢幻童話般的圖書館看書。原本圖書館內空間狹小,但經過六個月後整修,18號上午重新正式開放,讓館內空間動線更加順暢。

雲林/山海小旅行 土地脈動與人的故事

養殖漁民的江湖,是一道數學題。

(呂宗芬、吳志鴻 / 採訪報導)「養蝦的飼料費和電費一個月大約20萬元,一般要養半年才能收成,開銷至少要120萬。但是盤商收購價格平均一斤75元,算收成一萬斤好了,也只能賣75萬。不養殖不賠錢,養了反而半年要賠45萬,如果是你,你養不養?」

<!--more-- >
和五年前剛返回故鄉雲林口湖時相比,小名「阿正」的李富正,臉頰圓潤了一些,講話的語氣神情都更加篤定,身邊還多了女兒「小蝦米」跟前跟後一起工作。

五年前阿正退伍時,沒有像大部份年輕人一樣往都市發展、在工業區找頭路,反而決定要返家,重整阿公廢耕多年的養殖池,他還揪了七位有共同理念的同學一起創業,組成「好蝦冏男社」,養白蝦。傻氣的冏男心裡反覆推敲那一道牽動土地與生計的數學題,最後他決定走一條不一樣的路,他要師法自然,在池子裡打造食物鏈。

在收購價格不可能提高的前提下,一般養殖戶多半會增加養殖密度,以量取勝。但養殖密度提高,意味著發生病害的風險也增加,這時只好施用藥品維持白蝦的存活率。阿正逆向思考,他認為降低養殖密度,節省用藥成本,土地也不受藥害,反而是永續的養殖方法。而他的養殖池除了放養的白蝦之外,還有各種隨著海水進來的魚蝦蟹鱉,生物間形成食物鏈,體弱的病蝦自然被淘汰,最後存活下來的白蝦肉質Q彈,品質大幅提升,售價比盤商收購價高出兩三倍。

五年來邊走邊學,八個年輕人總計至少投入五百萬元。現在網路銷售打出口碑,漁塭體驗也成為口湖在地旅行的亮點,按照一般的商業模式,下一步應該就是增加養殖面積,好好賺一筆。但是,冏男總是在關鍵時刻,不按牌理出牌。

阿正沒有擴大自家蝦池的規模,而是採取契作的方式,邀請更多人加入他的養殖行列,目前契作面積將近20甲。他認為,只有自己好是不夠的,要「讓利」、「共好」,惟有更多人思考產業與土地的關係,才有可能重振漸趨衰頹的村莊。冏男不忘返鄉的初心,回鄉就是要大家一起變好!不是嗎?

離開阿正那夢想如花綻放的蝦池,往西朝著海的方向走,十幾分鐘的車程,很快就抵達成龍濕地。

一樣漁塭兩樣情,成龍村民並不是世代養殖的。這裡曾有嘉南大圳的支系蜿蜒,沿途多是肥沃良田,種稻、種甘蔗、種地瓜,直到1986年韋恩颱風、1996年賀伯颱風,十年內兩大颱風侵襲,地層下陷的沿海地區海水倒灌,淹進田裡的水就再也沒有退去。
成龍村悄悄從農村變成養殖漁村,棋盤似鋪在大地上的池子裡,混養文蛤、白蝦和虱目魚。「其實村民是傷心的」,從鄰近鄉鎮嫁過來的社區導覽志工黃玉須說,家中長輩從來不曾提過這塊濕地,她一直到孩子上小學、看到學校作業,她才發現,原來村子的後方有這麼一座水鳥樂園。

非自願廢耕的土地,曾是許多人生計的依靠。2005年政府以租地保育的方式,承租62公頃廢耕的農田,營造濕地生態園區。2009年林務局進一步委託觀樹教育基金會,深入社區,打造環境教育基地。

「當初我們進來,居民會問我們說,你們為什麼來這裡?這濕地有什麼好看的?感覺他們自己對土地的描述會比較偏向負面,所以那時候就覺得,或許讓他們先開始喜歡自己住的地方,這件事情比較重要」,當年與居民第一次接觸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觀樹基金會成龍辦公室主任王昭湄帶著工作團隊,進駐成龍村蹲點。他們先與成龍國小的合作,帶領小朋友「偵查」、「尋寶」,重新認識社區的自然與人文,接著從2010年開始,連續五年在春天舉辦「國際環境藝術季」。從世界各地來到成龍村的環境藝術家,彷彿「春候鳥」,他們與村民分享來自地球彼端另一國度的文化風土,而雙方共同討論、合力創作的環境藝術作品,則是像一面菱鏡,折射出濕地未曾被村民發現的風采。

「它已經回不來了,不要想在裡面種稻種甘蔗了,水抽乾都不能種了,土地都已經鹽化了啊!」成龍村民田日蒸指著濕地裡浮出水面的一條小徑,這是當年的牛車路,現在長滿雜草,卻有一股新生的綠意。他說這幾年村民情緒的轉變是從失望、絕望、到希望,環境教育給了大家一個新的眼界,「過去我們種稻,是借土地來用,它變成濕地,這土地還是在利用,是鳥在利用、魚蝦在利用」。

現在,這個有大半土地交給水鳥和魚蝦利用的村子,故事還在繼續。他們省思全球暖化和地層下陷帶來的影響,著手實驗不抽地下水的養殖方式,也進一步透過社區廚房,活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每一年的春去秋來,每一季的節氣更替,都有新的期待。成龍濕地的環境營造,說是要撫平受傷的大地,其實撫慰的是人心。(呂宗芬、吳志鴻 / 採訪報導)

公視【南部開講】--2015/11/25)

資料來源:公視PNN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main/2015/11/25/%E3%80%90%E5%8D%97%E9%83%A8%E9%96%8B%E8%AC%9B%E3%80%91%E5%9C%9F%E5%9C%B0%E7%9A%84%E8%84%88%E5%8B%95%E8%88%87%E4%BA%BA%E7%9A%84%E6%95%85%E4%BA%8B-%E9%9B%B2%E6%9E%97%E5%B1%B1%E6%B5%B7%E5%B0%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