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方面描寫他成長的下湖口沒落史,一方面描寫雲林下湖口居民移居到山林開發的成功過程,使得整篇報導充滿傳奇與浪漫,是相當精采的報導文學作品。
(https://tw.mobi.yahoo.com/news/⋯⋯)
(系列三):「下湖街」的風華年代
鹿港至嘉慶中葉,因港口沙淤日趨嚴重,船隻進出港口皆視風向,由內地至台者,需靠西北風渡海,至鹿港港口時,卻須賴西南風,始可入港。若風向不對,仍須退回,因此商船多視為畏途,許多商船,改由王功港出入;道光之後,王功港也淤塞,商船又改從番仔挖出入。可見至道光元年(1821年),鹿港航運已非如往昔。
在鹿港趨於沒落這段期間,亦是下湖口港運功能轉趨熱絡之時。
台灣古地圖中的下湖街與下湖港。 |
同治初年(約1862年)的刊行的《斯未信齋文編》(徐宗幹著)記載:
後聞鹿港口沙汕不易收泊,笨港土名下湖口,易入。
後聞鹿港口沙磧不易收泊,風駛至笨港,土名下湖口,平直易入,且至郡近陸路二百餘里,三船不約而同,亦神力也。
下湖港成為笨港外港,主要是具有優越的天然條件,姚瑩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臺灣水師船礟狀」也說:「郡地鹿耳門已經淤廢,水深不過數尺。鹿耳門迤南安平大港,即南路鳳山縣屬之東港,水深一丈一、二尺。鹿耳門迤北臺嘉交界之國賽港,水深二丈一、二尺。北路嘉義縣屬之樹苓湖,即五條港下湖,水深一丈七、八尺。彰化縣屬之鹿港,即王功港水深一丈一、二,番仔挖水深一丈四、五至一丈七、八。」 即從目前彰化縣以南至屏東縣,下湖港是僅次於台南縣國賽港,顯見其港口條件優越。
在天然條件配合下,下湖口周圍聚落逐漸興盛,而形成所謂的「下湖街」,這是清帝國時期,笨港溪口北岸,首次出現「街」鎮名稱。姚瑩在「樹苓湖歸鹿港分運臺穀狀」(道光18年,1838年)奏稱:「…,且因郡城郊行衰敗,商船日少,雖有安平、東港,皆口門淺狹,不通大船,其能配穀者,僅鹿耳門一口。今樹苓湖口距郡城九十餘里,行戶頗多,商船來貨,由此登岸北行。北路商貨,亦由此登舟,更為近便,故樹苓湖日益以盛,則鹿耳門日益以衰。」
可見,下湖街的興起,是下湖口自道光年間,成為笨港的外港開始,當時下湖港與北港的依存關係,就像安平與台南一樣,下湖是出入港,笨港則是貿易中心。
讀到這段文獻,我腦海裡可以想像,當年這處船帆雲集的港口,是相當熱鬧且生氣蓬勃,只是這樣的想像,已是後來幾年的事,因為在我們的教科書,或鄉土教育裏頭(忘了,當年並無所謂鄉土教學),並沒有這樣的記載。
國二或國三那年,隔壁村莊同學家大拜拜,他們邀約同學到村子吃流水席,小村莊擠滿了人,出外遊子都回來了,街上熱鬧而喧嘩,同學說,是萬善爺祭典,什麼是萬善爺?卻沒有人很清楚,只知道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曾經發生一次大水災,死了很多人,因為無法一一埋葬,後來就集中葬在一起,並蓋廟祭祀;當天,在一位同學的家裡,他的阿嬤也掉著眼淚說,伊阿公、阿嬤佇伊細漢的時陣,乎大水沖走,連屍體攏尋無,真可憐,…….。
每年農曆6月初8-新港萬善爺牽水狀。(呂東熹攝影) |
多年之後,我從阿爸的文章延伸,慢慢爬梳了「下湖口」與「下湖街」的輪廓。原來,雲林西南海岸,曾經有一個下湖港,不僅港口運輸興盛,周邊聚落與人口集中,只可惜,在它逐漸發展成為港口市鎮機能的時候,卻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農曆六月初七深夜至初八,遭遇了台灣開拓史上最重大的暴風雨侵襲,直至十二日雨勢才稍減 ,其所造成的災害,也是開台以來之最,災情以嘉義縣轄區域最為嚴重,臺灣、鳳山兩縣較輕,淹斃居民達3059人,難民5481人,失蹤者難以數計,房屋倒塌2404棟、船隻摧毀無數。
災情最為慘重的嘉義縣署,尤以下湖港與鄰近村莊為最,根據嘉義縣知縣王廷幹稟稱:「…六月初七日夜,狂風大雨海漲異常,象苓澳內船擊碎十百八九,下湖街店屋全行倒塌,新港莊、箔仔寮、蚶仔寮、竹笛寮等處,淹斃居民約計二千餘人…」; 「惟近海之下湖、蚶仔寮、黛仔挖、新港、無尾墩、蝦仔寮、下崙仔、泊仔寮、竹笛寮等九莊,地勢較低,當風雨洶湧之時,海水沸騰,汪洋莫測,俄頃之間,九莊悉為巨浸。其民人之淪入大洋者,無從稽核。撈獲海邊及內港一帶遺失二千百人。」;其中,蝦仔寮、竹笛寮﹙今湖口村南、北港溪畔﹚及竹達寮﹙今廣溝厝西南海中﹚最慘,全部沒入海中,無一倖免。下湖街的商行、貨棧多遭嚴重摧殘,低漥地區的農田民舍,幾乎蕩然無存。
遭遇這場重大暴風雨災害之後,使得笨港溪河口瀉湖,因而陸化、淤淺,也埋下了「下湖港」與「下湖街」,於清末走向沒落的命運。禍不單行,光緒十九年(1893年)下湖口一帶再次發生重大水難,下湖街在這次水災中遭到冲毀,以致光緒二十年倪贊元的《雲林釆訪冊》:雖列有下湖港記載,並無下湖街的記錄。
清光緒十九年1月25日(1893年03月13日)《申報》第9版:「鷺江紀要」,曾刊載一篇新聞謂:「臺灣中路向本產米,由鹿港、笨港出口,運至泉州、廈門一帶銷售,近年臺地出米無多,又改郡縣為行省,人數較多於昔,本地之米僅敷本地之用,臺地官憲遂禁止運米出口,泉州米價昂貴,廈門尤甚,每洋一元,僅糴米二十七、八斤。至三十斤數米,而炊者頗有居大不易之歎,幸尚有安南、西貢、呂宋等處運米接濟,否則米價日昂,貧民欲求一飽,亦不易也。」
1893年這一年,台灣因為改郡縣為行省,人口比往昔多,而使出口稻米到福建的數量大幅銳減,但台地稻米出口的輸出港之一笨港(下湖口)輸出銳減是否與光緒十九年的水災有關,尚須考據,惟同一年的大水災,直接造成下湖街的毀滅,或可推論。
明治28年(1895年)(陸地測量部 Ludi celiangbu, 《臺灣全圖》Taiwan quantu,比例尺 1500,000, 明治27年(1894)製作,明治28年(1895)修正。 |
呂老師那天我和堂姐帶你去那塊湖口村南黃金三角地帶是否過去你所記錄的蝦仔寮和竹迪寮的地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