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方面描寫他成長的下湖口沒落史,一方面描寫雲林下湖口居民移居到山林開發的成功過程,使得整篇報導充滿傳奇與浪漫,是相當精采的報導文學作品。
(https://tw.mobi.yahoo.com/news/⋯⋯)
(系列二):一百一十六公里的旅程
小時候不曉得水里路途有多遙遠,無法體會阿嬤挑著兩擔碎木屑回家的辛勞,後來去過日月潭,始知,在四、五十年前,從南投水里回到雲林烏麻園,其路程甚至比到台北城還遙遠,然後我開始推演阿嬤搭車的方式,應該是:南投縣水里車埕站→彰化縣二水(以上集集線小火車,全長29.7公里)→嘉義市火車站(以上是縱貫線,全長49公里)→走過天橋到嘉義後驛(俗稱北港車頭,全長約1.5公里以上)→北港火車站﹙以上為北港糖鐵嘉北線,全長為22公里﹚→再轉到烏麻園站(以上為烏麻園線,全長12.9公里﹚,緊接著再走約一公里回到家裡,合計總長超過116公里。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Eeveelugia 攝影) |
現在搭小火車旅遊,感覺是一件愜意的事,但40多年前,一個約60歲的婦人,挑著兩擔木屑,還要攜帶行旅,且必須與許許多多回家過節的旅客,一起擠車的情景,甚至要轉許多次車,搭乘超過116公里以上的行車里程,可以想像那是多辛苦的事,但在我印象中,阿嬤幾無例外,每次回家,一定會挑著兩擔木屑,在物資匱乏的貧窮年代,那兩擔木屑相當珍貴,更珍貴的是,兩擔木屑,各裝著阿嬤的心意與心酸。
當年阿嬤到水里工作,我不確定是否與出身新港庄(金湖),在1960~1980年代,曾經叱咤台灣的林業鉅子:「振昌木業公司」創辦人孫海有關,但我認識水里這個地名,則是從阿嬤的兩擔木屑而來。
在我的腦海裡,也存著一個令人難以解開的疑惑,海口的討海人,為何會進入山區伐木?循著這個疑問,我發現這可能與「下湖港」(或稱下湖口、下湖嘴)及「樹苓湖」(或稱象鼻湖)的沒落有關。
「樹苓湖」的崛起:
清帝國末期,雲林尖山堡(包含現今口湖、四湖、水林)地區出現第一個具城鎮規模的「下湖街」,它也是雲林西南沿海發展最為巔峰的時期。下湖街集市成街,主要與「樹苓湖」潟湖灣內的下湖港航運與避風功能有關。
樹苓湖的前身--台仔挖港。 |
清康熙初期,笨港一度與鹿耳門、打狗、鹿港等成競爭態勢,後因海岸線西退,街衢屢遭河道截斷、侵蝕,漸失港口機能,乾隆初葉至道光末年,已非河口港,而是以附近的猴樹港(今嘉義朴子、東石)、五條港(雲林台西)為外港,後來外港又移至下湖口(雲林口湖)。笨港能夠延續繁榮景象,主要是依恃潟湖航線,就是名為「樹苓湖」的瀉湖灣,而與鹿耳門航運往來。
在下湖口崛起之前,笨港的外港是五條港。嘉慶年間,「鹿仔港門口漸淤,商舟亦不便,公奏開五條港,通商濟運。」 至嘉慶、道光年間,因台米生產日增,對大陸出口益盛,每年由鹿耳門港(安平)、鹿港、八里坌港配運福建駐台兵眷榖,然當時因沿岸港汊,仍多無照小船偷渡,無法禁止,於是道光六年(1826年),增開五條港與蚶江對渡,又開烏石港(今宜蘭頭城)與伍虎門對渡,以利商船出入,使台米能順利運往中國,台灣渡航大陸,乃有五正口。
但事實上,五條港與下湖口一樣,都是新形成的潟湖口岸,均位於樹苓湖瀉湖灣之內,下湖位在三疊溪(北港溪)的入海口,因地理形勢造成的水運航行之利;而五條港又名上湖,它與名為下湖的樹苓湖,都是在同一沙汕內的南、北二港。
樹苓湖形勢圖。(台灣府輿圖篡要--嘉義縣圖) |
姚瑩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臺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中就記載:
樹苓湖。嘉義縣西北六十里海口有樹苓湖,又名象鼻湖,北距五條港二十八里,南距笨港之猴樹港十五里,外有沙汕二道,若斷若續,內匯為湖,上下三十餘里, 俗以五條港為上湖,樹苓湖為下湖。
又說:
湖內水深自一仗七、八尺至四、五尺不等,自岸至口門約逾十里,潮大時一片汪洋,潮退時海灘至岸約五、六里。上湖口門久淤,惟下湖可進大商艘,海岸寬闊,居民無多,口門復遠……,此湖稍南五里,有地名躔仔寮,正對口門,可以扼守。
可見上湖口門(五條港)從道光六年設為正口未幾,已開始淤積,只有下湖口仍可進出大型商船,又因海岸線寬廣,比起五條港,樹苓湖的港口機能,較為優越,因此也成為防禦重地。姚瑩在「與王提督書」中就說:
「台灣口岸甚多,最要者郡城之安平大港,即四草入郡之咽喉,四草難守,不如大港扼要。故守四草,尤以大港(即安平)為重。嘉義則樹苓湖,即象鼻湖之下湖也。…,此外如鹽水港、北港、(土逮)仔挖、吞霄、後壠街淺水小港」。
下湖港的遺址。(呂東熹攝影) |
五條港淤積後,商船往來漸以南汕的樹苓湖出入。之後,因鹿耳門配運賠累,道光十六年(1836年),南路海防理番同知仝卜年,奏准把樹苓湖充作府城的配運港,而由笨港縣丞前往稽查。也就是說,下湖港正式轉為笨港外港的時間,約在道光十六年,而下湖港的港運,則以樹苓湖為出入口。(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