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方面描寫他成長的下湖口沒落史,一方面描寫雲林下湖口居民移居到山林開發的成功過程,使得整篇報導充滿傳奇與浪漫,是相當精采的報導文學作品。
(https://tw.mobi.yahoo.com/news/⋯⋯)
(系列四):產業動線的轉移與移民再遷徙
清帝國時期,臺灣的商港,以安平為唯一主要的門戶,至清末,一則因政治重心北移,兼以安平港口已經淤塞,淡水乃繼起成為全台最大的商港。其他古老的小港口,如梧棲、鹿港、後壠、舊港、東石、下湖口等,雖不若安平、淡水,但皆為帆船貿易的港口,這種貿易關係,主要繫於台灣與中國華南長期的互賴,1895年之後,其依存關係漸漸改變。
打貓西堡新港街伸商上書日本總督, 希望恢復下湖港的港運。 |
日本在領臺之後,為了將台灣貿易對象轉移,並使之納入日本的貿易體系之下,同時也使台、日之間的關係漸趨緊密而連動,進而成為日本擴張勢力範圍的關鍵,因此,在日本統治時期,由對岸到下湖港的船舶銳減,加上港口淤塞,又在敷設鐵路後,甚多貨物不經過北港,以致下湖口港務日趨衰微,對北港商家影響甚鉅,各地商民於是紛紛聯合上書,向日本殖民政府陳請,懇求就近開港設官通商,以利商民及復甦地方商業貿易。
台灣總督府在各地紳商及地方首長的請願下,終於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一月,以律令第一號制定公布「特別輸出入港章程」,依據此律令,以府令第四號暫時指定「蘇澳、舊港、後壠、梧棲、鹿港、東石港、東港、媽宮等八港口為特別輸出入港」;其中,蘇澳港因領台初期,抗日運動迭起,局勢尚未穩定,常有走私偷渡上岸者,為便於管理及加強取締,故暫時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後來因地處偏僻,其貿易之關係及其港口價值,不若西部港口與清國依存關係及便利性,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3月31日,再以府令第24號,將蘇澳港廢止,結束其短暫階段性開港通商,取而代之的是,臺灣西部北港溪流域的下湖口,以延續對中國東南沿海各地的帆船貿易,此後,特別輸入港即為:「舊港、後壠、梧棲、鹿港、下湖口、東石港、東港、媽宮」等八港。
呂東熹製表;資料來源: 蔡昇章,《日治時期「台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
下湖口在日本領台初,口岸禁閉後,輸出入商品貿易須先至安平報關,再以帆船轉運該地,而使北港商權,漸漸為臺南商人所取代,其商況日漸衰落,開港通商後,下湖口不僅扮演該地運輸轉運要務,同時也促進北港、土庫、西螺、他里霧(斗南)、林圯埔(南投)等地鄉街之繁盛,而其腹地之產物,如砂糖、樟腦、龍眼肉、米、油等都經下湖口輸出,再由下湖口輸往中國各地,北港街更是貨物集散之地,往臺北或臺南之物品進出,也須仰賴下湖口,對於中部地方而言,《臺灣日日新報》第87號(明治31年12月16日)即報導:「下湖口之開港,是百利而無一害,同時也是中部人民之期望」。
「特別輸出入港」時期的下湖口,主要隸屬於臺中縣管轄,直到1901年,才劃歸今雲林縣轄境前身「斗六廳」,即下湖口自光緒十三年(1887年)以來,至明治四十年(1907年)廢除特別輸入港之指定止,長達20年,都是雲林縣的貿易與行旅唯一進出口門,如果再遠溯同治年間(1862年) 五條港淤淺算起來,下湖口成為雲林縣唯一進出口門的時間,約長達40年。
廢除特別輸入港的原因,主要是當時除了基隆、高雄、淡水、安平之外,其他各港:花蓮、台東、蘇澳、馬公、布袋、北門、東港、後壠、舊港、鹿港、梧棲、東石、北港﹙下湖口﹚與大板埒等,因不能與前述較佳之普通港口競爭,所佔對外貿易額均逐年下降(至1940年時,合計僅佔1.5%而已),因此,相繼衰落甚或完全關閉;下湖口於1907年關閉;東港於1917年關閉;舊港與梧棲港於1932年關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