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北港溪疏浚 挖出大量古文物

【2002/06/16 聯合報/記者朱惠如/新港報導】

歷史記載,北港溪河道變遷頻繁,現在「崩溪缺」河道位址可能是清朝時期商業繁榮的古笨港一說,隨著水利單位最近在此疏浚,河床上大量出土古文物,遺址歷歷可見,可望獲得印證,新港文教基金會已邀請台中科學博物館考古專家,近日實地探勘。

水利處河川局最近在北港溪「崩溪缺」疏浚,挖掘大量堆積土石,河床經河水沖刷後,造成台糖鐵橋橋墩裸露外,疑似古笨港時代的生活文化層也歷歷在目,例如佈滿銅綠的「乾隆通寶」銅幣、紅色磚瓦、青花陶瓷碎片等,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了鐵橋安全,日前動員義工撿拾漂浮木再利用,竟引來好奇民眾在河床上「尋寶」。
新港文教基金會史蹟組員昨到北港溪河床探勘,尋獲的錢幣、器具等,與當時笨港縣丞署遺址文物類似,同時發現另一口古井,其他如建物基礎的柱洞清晰可見,磚瓦、紅色地磚完好。在一片原始堆積物中,基金會人員找到一塊花崗石,上面清楚刻著「南無阿彌陀佛」、「笨港」等字,還有一塊疑似蔡姓祖先的磚製神位牌。

基金會史蹟組組長謝東哲表示,三年多前他與考古學者何傳坤,曾在北港溪河床發現一口古井,尋獲部分古文物,何傳坤即研判北港溪現有河道,與清朝笨港發展史息息相關,如今這些出土文物,可能是當時的笨港街道遺址,見證北港溪河道變遷史,錢幣及器物等具有研究價值,政府應及早保存現場完整,委請專家進一步研究。

根據歷史記載,位於北港溪畔的古笨港,於清乾隆十五年遭颱風侵襲,溪水氾濫成災,將笨港街分為笨南港街與笨北港街,嘉慶二年再度改道。新港文教基金會三年多前委請科博館考古專家,在北港溪南岸的新港鄉板頭村挖掘疑似笨港縣丞署遺址,挖出大量清代至日據初期台灣民間使用的銅錢、青花陶瓷等生活器具,從遺跡及及遺物年代可定位在清乾隆到嘉慶年間,與文獻記載中北港溪氾濫時間吻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