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西港區 檨林里寫村史
2011.10.26 【聯合報╱記者呂筱蟬/西港報導】
西港區檨林里接受文建會補助,結合在地廟宇、松林國小等里民及師生一起採寫村史,要編出一本屬於自己、屬於故鄉的村史。村民說,這部書充滿眾人的感情,感覺一定不一樣。
「有系統整理出我們的故事,在地人都很支持。」檨林社區幹事杜茂樹說,檨林里包含檨仔林、太西、東竹林及三合寮4大部落,居民加起來超過500戶,許多老樹、自然景觀有許多傳說常讓人津津樂道,藉由此次探勘走訪,「大家用實際行動認識自己的故鄉。」
松林國小校長潘豐富也是文史工作者,對於在地人能靠自己力量製作村史大表支持,他也鼓勵學童參與其中,暑假時他帶著學童探勘、製作繪本;昨天五年級學童前往百年榕樹下,聆聽耆老述說傳說與民間信仰故事。
杜茂樹說,北極殿東側原有3棵百年老榕,目前僅剩1棵,樹幹粗壯、盤根錯節,有人還笑稱像極熱門電影阿凡達中的「生命靈樹」;早期庄民曾見過巨蟒出沒,據說有宋江神靈在此修煉,當地耆老在童年時更愛在樹上賞鳥、嬉戲。
杜茂樹表示,檨林社區文史將涵括當地由來傳說、民俗信仰、自然景觀及人物特產等,預定11月底出版,「集結眾人力量採寫的村史,一定更充滿感情、感覺看了更不一樣。」
【2011/10/2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檨林里寫村史 全民動員 | 雲嘉南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6675544.shtml#ixzz1btPpJgZR
Power By udn.com
逛「百年徐厝」 學近代建築史
2011.10.21 03:11【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新化報導】
Power By udn.com 台南市新化區清水社區不忍「百年徐厝」荒廢傾倒,發動志工整理打造為「徐厝花園」,巷弄小徑、紅磚土角牆,呈現古樸之美,且可看到土角厝、竹管厝及木造房舍三個不同建築形式,讓百年徐家古厝,成了認識近代建築的活教材。
清水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盧勝一表示,徐厝是現任新化區農會總幹事徐茂蕎的老家,位在中山路巷內,徐家曾是新化四大望族,徐厝是三落的大宅院,因久無人居住,房子破舊、雜草叢生。
經動員社區志工整理環境,營造為「徐厝花園」,古厝雖然荒廢多時,仍可看出昔日大宅院的風華,庭院前地面上有幾個鐵圈,就是繫牛用的牛樁,原來早年擔心牛失竊,無牛可耕作,就無法下田,將牛繫在門庭,讓竊賊不敢下手。
盧勝一說,曾有建築系老師參觀徐厝時,大為驚艷,因一眼望去,就可看到土角厝、竹管厝及木造房舍三種不同時期的建築,還有水泥磚造屋等,可說是台灣近代房舍的縮影。
「破損牆面露出的土角,還有泥土混雜稻殼的竹編牆等,都是活教材。」盧勝一說,新化老街是日據時期建築,徐厝是更早年代台灣建築,銜接起來能讓地方發展歷史更完整。
清水社區希望透過社區營造,讓大家重新走入巷弄,也了解在沒有磚塊、鋼筋混凝土的年代,老祖先如何發揮智慧蓋房子。
【2011/10/21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逛「百年徐厝」 學近代建築史 | 雲嘉南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6665163.shtml#ixzz1bNAwVktc
Power By udn.com
清水番仔園遺址 成路邊荒地
自由時報 – 2011年10月30日
〔自由時報記者張軒哲/大甲報導〕大甲番仔園、清水牛罵頭、大肚營埔等三處文化遺址,皆為中部重要文化遺址;但縣市合併後,三處文化遺址並無明確的規劃,其中番仔園沒有妥善的硬體設施,任其在路邊荒蕪。
地方文史工作者感嘆文化局對遺址的處理態度,認為只要沒有被破壞或改變,就是最好的保存,但根本無任何作為;市政府文化局文資管理中心主任張祐創表示,台中市各遺址目前委託中研院學者擬定監管計畫,會研議處理。
台中市有數處文化遺址,見證史前時代歷史的跡痕,惠來遺址保護協會數十名成員日前走訪番仔園、牛罵頭、營埔等三處文化遺址,發現番仔園遺址的貝塚幾無任何維護措施,任其在路邊荒蕪。
大甲文史工作者張慶宗表示,番仔園文化遺址相當豐富,但標示不清,很多民眾即使經過,也不知道自己踩過一處遺址,希望相關單位能加以規劃,讓大甲難得的文化資產獲得更好的維護。
市府︰將請學者研議維護管理
張祐創說,中部地區目前最早發現的文化遺址為牛罵頭文化,市府全力加強牛罵頭文化遺址園區設施,除了加裝冷氣,明年消防設施完成後,就可全面開放。台中市府目前有五個指定遺址,分別是惠來、西大墩、中社、七家灣、牛罵頭,但因經費人力有限,目前委託中研院學者劉益昌擬定監管計畫,將請學者研議番仔園遺址的維護管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30/today-center8.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