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濁水溪畔為了要攔水灌溉,老一輩村民都會用竹子,編成一種頭寬尾窄的竹簍,並在裡面放滿石頭,這稱為籠仔苟,雲林縣林內鄉烏塗村,過去有許多老工藝師傅專程做這項竹工,為了要傳承這項文化,特地舉辦搶水節活動,讓小朋友更了解過去的水利文化。
小朋友扛著像筍狀的圓椎形竹簍,在水田裡奔跑,兩隊競賽比賽,先到對岸就獲勝,其實這是過去很特殊的扛笱,老一輩民眾為了要引水灌溉,都將這個叫籠仔笱竹簍,扛到溪邊準備裝滿石頭。
==雲林林內鄉烏塗村長 曾勝棋==
竹簍要搬去溪底下就得先扛笱
因為還沒放石頭進去
都要先扛到溪邊
我們再將石頭
將一般這鐵絲打開
放石頭用接力方式
早期都是接力用石頭裝滿
籠仔笱外形像筍狀,內面可裝石頭,過去在乾旱季節用來引水灌慨,雨季又能防洪,但隨著現在水利工程現代化,這個傳統手藝面臨失傳,但林內鄉烏塗村民要將這項技藝保存下來。
==林內鄉長 張維崢==
整個雲林縣二十鄉鎮的
水源地進水口 都是在林內
所以說飲水思源 過去農業時代
在我後面的就是石笱
過去要用的灌溉用水
還有民生用水 都要靠石笱
為了要讓後代了解過去竹笱製作方法和用途,烏塗社區請老村民做給學生看,並全程記錄做技術保存,明年配合雲縣府舉辦全國燈會,也做一個大型的籠仔笱花燈,要讓更多人知道過去先人智慧。(記者王威雄 雲林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