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得再遠
也會回去的地方
就是家
國片說故事,9月28日上映的電影"候鳥來的季節",在雲林拍的,以溼地、渡鳥、說親情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島內移民」與「遊子」的故事,就像導演蔡銀娟說的:只有每年會在掃墓或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到雲林鄉下老家,像這種在固定的季節,在兩個地方遷徙,這樣的特質,我覺得很像候鳥。
透過候鳥遷移與大自然保育的背景,對照出家人與手足之間的愛,從鄉下到城裡打拚的年輕人像候鳥,遠從他鄉嫁來台灣的新移民也像候鳥。
導演 蔡銀娟==
-1只有每年會在掃墓 或過年的時候
-1才會回到雲林鄉下老家
-1像這種在固定的季節 在兩個地方
-1遷徙這樣的特質 我覺得很像候鳥
這部講述親情的電影,電影主角除了有知名演員,還有鳥演員,為了捕捉到鳥爸爸鳥媽媽照顧鳥寶寶的珍貴畫面,劇組長時間蹲點,用拍紀錄片的方式來拍,花了很大的力氣。
導演 蔡銀娟==
-1因為我們沒有辦法 叫候鳥演員
-1按照我們的劇本演戲 所以
-1基本上我們都是 用紀錄片的方式
-1去溼地裡拍攝而成
-1所以基本上 是候鳥發通告給我們
-1不是我們發通告給候鳥
把台灣獨特的溼地美景和候鳥滿天飛舞的壯觀景象都放進電影裡,說的卻是不孕症夫妻、新移民,甚至城鄉差距等議題,貼近生活加上創新的說故事手法,也讓國片越來越多元也越來越有看頭。(2012-09-28,公視中晝新聞)
國片愈台灣,才是國際化
作者: 魏德聖 | Yahoo!奇摩 – 2012年9月27日
最近一部香港電影《低俗喜劇》,標榜是拍給香港人看,在香港的票房非常亮眼。
拍電影給自己人看,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當初《海角七號》也是要拍給台灣人看的,而不是為了進軍國際市場,反而創造票房紀錄。(作者: 魏德聖--Yahoo!奇摩– 2012年9月27日)
事實上,國片拍得愈台灣,就愈國際化;愈盲目追求國際化,反而愈庸俗。就如同東方人,即使穿上西裝、把頭髮染黃,在外國人眼裡依然還是東方人,因為能夠辨識你是誰的,是你的黃皮膚、黑眼珠,不是你的西裝外套。因此,如果把自己當成外國人看,那是自欺欺人,唯一能讓引起別人注意的方式,是我們很道地台灣人的樣子、是我們把台灣很多好的故事讓全世界知道。
尤其,當台灣的定位在國際上很難突破時,電影是另一種方式,把台灣的美好介紹出去。我們可以透過電影告訴別人:有一個很漂亮的地方叫做台灣,那裡有很多很好聽的故事,還有很優美的風景,台灣歡迎你來。這樣的介紹,比硬梆梆的政治或經濟語言更吸引人。就如同我們介紹一個人的時候,不會去講他的身體組成有多少骨骼和肌肉,而是去形容他的美麗與氣質,才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藝文或電影就是扮演這樣的功能。
所以台灣的電影,就應該拍出台灣獨到的故事。如果台灣電影,要完全以商業為號召,就得仔細評估是否能夠做得比好萊塢更商業化,否則與好萊塢電影同一檔對打時,觀眾就會去比較哪一部更精采、更有商業價值,這樣一來國片難有勝算。相反的,當國片拍出台灣獨一無二的故事,能夠讓台灣人感同身受時,觀眾不會拿這部電影和好萊塢比較,很可能兩部都看。
很多人擔心台灣市場小,投資無法回收。但遷就其他市場的同時,我們還是應該回過頭思考如何先保有自己的市場,因為若只是為了迎合海外市場,去改變自己的創作模式或主題,結果國外不埋單、也無法獲得台灣人認同,到最後什麼都不是。就如同選舉,挖對手票倉之前,也要先守住自己票倉,否則自己的票倉先跑票,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
事實上,永遠不要看不起內銷市場的潛力。就像泰國電影,幾乎是以內銷市場為主,但泰國的電影工業卻很發達。又例如韓國電影《駭人怪物》,一部片就能創造一千萬觀影人次,約相當於韓國的四分之一人口都看過這部電影。
而相較於韓國,台灣人口更集中,更有機會讓觀眾進電影院。在台灣,家裡距離電影院在一小時車程內的潛力票房,至少有一千四百萬人;而目前一部五億票房的電影,約只有兩百萬人次觀看。換言之,目前台灣的潛力票房只開發不到百分之二十,還有很大成長空間,大家卻認為已經到達極限了。
其實台灣最大的潛力票房,根本還沒完全開發出來,我們為何要一直擔心投資國片會賠錢,而不去思考如何把台灣市場做大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