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1自由時報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台灣罕見的白斑軍艦鳥這兩天現身鰲鼓濕地,展翅寬逾兩公尺的飛行英姿,讓鳥友雀躍不已,嘉義縣野鳥學會常務監事陳建樺戲稱白斑軍艦鳥如果長駐鰲鼓,將吸引各地鳥友前來一睹丰采,成為明星鳥。
(嘉義縣野鳥學會常務監事陳建樺提供)
陳建樺表示,全世界共有五種軍艦鳥,主要分佈於熱帶海洋中,台灣紀錄到的有兩種,為俗稱大軍艦鳥的黑腹軍艦鳥及這次在鰲鼓濕地發現的白斑軍艦鳥,由於軍艦鳥主要棲地為海上,台灣發現的次數甚少。
陳建樺指出,白斑軍艦鳥的體形稍小於大軍艦鳥,全身黑色,背部帶有綠色光澤,腹部的二側有顯著的大形白色塊斑,是區別大、小軍艦鳥的主要特徵。
陳建樺說,軍艦鳥是世界上飛得最快的鳥之一,也是海洋的旅行家,常在海面空中飛翔,翅膀寬又長,展開時兩翅寬可達兩百四十公分,不過軍艦鳥雖屬海鳥﹐卻幾乎是個「旱鴨子」,但因這先天不足,讓其演化為空中強手,憑著高超飛行技能,半路攔劫其它海鳥的捕獲物。
陳建樺強調,軍艦鳥看到鳥族捕獲魚兒,就會鍥而不捨自後跟蹤,仗著體型大、飛行速度超快,逼使其它鳥族將到口魚兒吐出,就在吐出的一剎那,軍艦鳥再以優越的飛翔技術巧妙地在空中截獲,因而如果軍艦鳥經常在鰲鼓濕地出現,天空將熱鬧許多,也會吸引眾多鳥友前來獵取精彩鏡頭。
濕地生態 濕地生態 濕地生態
鰲鼓濕地愈來愈熱鬧了,連軍艦鳥都進駐,足以說明當一塊地不以人為干預而成為荒原後,適合在這塊地生存的物種,就會遷徙而來。
鰲鼓濕地鳥況佳,也是冬候鳥前來過冬的地方,成為台灣重要的濕地,吸引不少人士前來賞鳥,經保育界人士爭取,終於獲政府將部份鰲鼓濕地劃設為自然生態保育區,斷絕開發之路。
鰲鼓濕地不再開發,但仍有人在裡面進行一些人類的行為,像是釣、捕魚、賞鳥、野餐等,不過只要這些行為不過份干擾其他物種活動,可視為是鰲鼓濕地上的正常現象,無礙其它物種把鰲鼓濕地視為理想停留之地。
像埃及聖?已在鰲鼓濕地落地生根,黑面琵鷺也在鰲鼓濕地出現,以前在鰲鼓濕地沒見過的軍艦鳥也來了,所以,只要這塊土地是適宜的,在這塊土地上活動的物種是友善的,沒有過度干擾,那麼這塊土地經歷時間的演化而成荒原,即表示這塊土地已恢復原有樣貌,可以容得下各物種共同生存。
但是鰲鼓濕地有了新住民,也可能是新住民原居地的警訊,像原本在南方棲息的鳥類遷徙到北方的鰲鼓濕地,是原居地環境遭破壞所致,還是氣候出現變化,得需遷徙到更適溫的地方?所以當鰲鼓濕地發現新物種,喜憂還真難下判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21/today-center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